发布时间:2025-03-14 15:41:07
铜铟镓硒(CIGS)靶材作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,其制备技术及科研应用是当前光电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。以下结合***研究进展与产业需求,从制备工艺、应用方向及科研客户需求三方面展开分析。
一、CIGS靶材的制备技术
1.分步绑定法
该方法通过分步制备铟镓硒(IGS)合金与铜背板,避免铜与其他低熔点金属共同熔炼导致的成分偏析问题。具体步骤包括:
将高纯铟、镓、硒按质量比(30-50% In、10-30% Ga、40-60% Se)在400-600℃真空熔炼,形成IGS三元合金锭;
将合金锭破碎、球磨后热压成高密度IGS靶材(相对密度≥95%);
将IGS靶材绑定至高纯铜板凹槽中,形成复合结构靶材。
优势:成分控制精准,避免硒挥发,适合实验室小批量制备。
2.粉末冶金法
采用预合金化化合物粉末(如Cu?Se、In?Se?、Ga?Se?)混合烧结,直接形成均相CIGS靶材。例如:
按化学计量比混合Cu?Se、In?Se?、Ga?Se?粉末(质量比12.27(1-x):1.83x,x为Ga占比);
球磨后通过热压(500-900℃、40-60MPa)或冷等静压(200-300MPa)成型;
高温烧结(650-900℃)获得致密靶材(相对密度≥90%)。
优势:成分均匀性高,适用于工业规模化生产。
3.化合物烧结法
通过固相反应合成CIGS粉体,再烧结成型。例如:
将Cu、In、Ga、Se元素粉末按摩尔比1:(0.6-1.2):(0.2-0.8):(1.8-2.5)混合;
在氩气保护下球磨12-24小时,干燥后高温烧结(500-850℃)。
优势:避免硒化步骤,简化工艺流程。
4.喷涂成型法
针对旋转靶材的特殊需求,采用真空气雾化制备球形CIGS粉末,喷涂于背管表面。例如:
背管喷砂粗化后,通过等离子喷涂工艺形成靶材层;
后处理加工后靶材致密度≥98%。
优势:适合复杂形状靶材,粉末利用***。
二、CIGS靶材的科研应用方向
1.薄膜太阳能电池开发
CIGS薄膜通过磁控溅射直接沉积,可替代传统硒化工艺。例如:
溅射后低温退火(150-250℃)促使铜扩散至IGS层,形成均质CIGS薄膜(Cu含量40-60%);
梯度带隙结构可通过动态掩膜溅射技术实现,提升开路电压至780mV28。
2.柔性器件与叠层电池
柔性衬底(如聚酰亚胺)卷对卷溅射技术,产速达5米/分钟,成本降至0.35美元/W2;
钙钛矿/CIGS叠层电池效率突破29.8%,透明CIGS组件(可见光透过率30%)效率达12.7%。
3.新型光电材料研究
高校科研团队利用CIGS靶材探索硫掺杂(CIGSS)五元化合物,扩展光谱响应范围;
纳米线电极、量子点界面工程等方向提升载流子传输效率。
三、未来技术挑战与趋势
元素成本控制:铟、镓资源***,需通过回收技术(如JX日矿金属的铟回收率98.5%)和掺杂优化(镓用量减少40%)降低成本。
界面工程创新:开发Zn(O,S)/CdS双缓冲层等结构,降低界面复合速率。
规模化生产瓶颈:需突破大尺寸靶材的均匀性(如晶粒尺寸梯度控制)和长期稳定性问题。